屡上热搜
热点聚焦
案发经过
孙大爷是个紧跟网络时代热潮的人。退休在家的他经常通过网络浏览各类信息。
冬奥会期间,孙大爷在家上网查看比赛动态,偶然间刷到写有“冬奥会特别纪念钞”的广告页面,出于好奇,便点了进去。
网页显示,这是一个出售冬奥会纪念品的线上商城,里面有各种写着“黄金版”“限量版”的纪念品,并在最醒目的位置标注“升值空间巨大!”的字样。
“纪念品能有多大的升值空间?”不信邪的孙大爷通过网络查询冬奥会纪念品的相关信息,却发现所有和冬奥会相关的纪念品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。
在“一墩难求”的情况下,一个官方零售价为68元的“冰墩墩”钥匙扣,竟被黄牛炒出了近乎四倍的天价,一套官方售价708元的“冰墩墩”盲盒,更是被炒到了3100元。
看到纪念品被炒得热火朝天,且网页上显示剩余存货正快速减少,孙大爷坐不住,立马加上“客服”的微信,决定购买两份“冬奥会珍藏黄金钞”,并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直接将钱转给了对方。
然而,孙大爷收到货后却发现,所谓的“冬奥会珍藏黄金钞”不仅材质不是黄金,更没有官方认证证明,根本就是假货。
恼怒的孙大爷正准备找“客服”讨个说法,却发现自己早已被对方拉黑。
诈骗手段分析
骗子借助“冬奥会”的热度,以“限量”“绝版”等词汇为幌子,将普通商品包装成供不应求的纪念品进行高价出售。实际上,这些所谓的藏品材质较差,工艺粗糙,根本不具备什么收藏价值。
还有部分骗子以支付定金或需提前付款为由,要求买家通过微信、支付宝等方式提前付款,并在收到付款后直接拉黑对方。
类似诈骗
虚假中奖信息诈骗
骗子编造虚假的冬奥会中奖信息,市民在浏览网页或者网络聊天时“幸运”地收到这样的“中奖”信息,告知其在冬奥会回馈抽奖活动中获得大奖,并编造吸引眼球的奖品。
当信以为真的市民与兑奖方联系时,对方以需要保证金、支付邮寄费用等各种借口,要求市民先汇钱再领奖。中奖者汇去第一笔款后,骗子还会以手续费、税款等其他名目,继续欺骗市民汇款,直至“吃干榨尽”为止。
假冒冬奥会官方网诈骗
不法分子通过搭建虚假的冬奥会官方网站,在网站上进行所谓的“幸运抽奖”“冬奥纪念品赠与”“冬奥限量版纪念邮票限时抢购”“冬奥纪念币抢购”等活动,诱骗群众进行在线注册。
实际上,诈骗分子早已在网站中植入盗号木马或病毒程序。一旦市民按照网站设定的路径操作,就会落入诈骗分子的圈套,导致个人信息泄露,甚至银行卡中的钱财被转走。
特别注意
1.购买纪念品请认准官方授权
冬奥特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必须经过北京冬奥组委认可批准,相关纪念品有唯一编号的鉴定证书,购买时需查验证书并及时索要票据。
2.警惕“限量”“绝版”的幌子
因为春节假期一些工厂工人回家休假等原因,导致纪念品供不应求。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表示,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大协调力度增加“冰墩墩”供应量。所以,别盲目疯抢纪念品。
3.抽奖、交定金等要格外注意
对于各种有关冬奥会的抽奖活动,最好登录冬奥会官方网站或向权威机构核实。遇到需要提前支付“预付款”“定金”“手续费”等,要格外注意。
4.慎点来历不明的网页与链接
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和网页,不轻易在网上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、存款信息和银行卡信息。